ISSUE#04-2
STUDY – Fisherman’s Contradiction
May, 2024

在海洋垃圾中重量最多的「鬼網」所突顯出的人類矛盾?

「幽靈漁具」-失去了主人,徘徊於海洋中漁具的幽靈。這些幽靈揭示了人類這種存在的矛盾。

ISSUE #04-1《Plastic Coast -Tsushima-》中,我們觸及了一個現實,即由於海洋垃圾不斷增加的問題,漂流垃圾積聚在世界各地的海岸上,包括日本海上的對馬列島。其中,大部分漂流垃圾是塑料製品,除了我們在城市生活中排放的日常塑料垃圾外,還存在一個被海洋污染忽視的主要塑料垃圾,即「幽靈漁具」。

所謂的「幽靈漁具」指的是從漁業中遺失、丟棄而流入海洋的漁網、繩索、浮標和釣魚線等漁具。每年,流入世界海洋的幽靈漁具估計有50萬噸至115萬噸,資料顯示,「太平洋垃圾帶」中漂浮的4.5萬至12.9萬噸塑料中,漁具佔了46%。

這些幽靈漁具在對馬的海岸上堆積如同人工岩石一般。更為嚴重的是,這些幽靈漁具對海洋生物來說是致命的大型垃圾。海龜、海豹、海鳥一不小心被纏繞在漁網中,無法移動、呼吸,最終死亡。它們會沉入海底,摧毀珊瑚礁,並使海葵和貝類窒息。發泡聚苯乙烯製的漁具碎片被誤認為食物,被誤食後會導致健康問題。

 

人類的愚昧之處在於,即使是無意間的行為,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,甚至剝奪自己未來可能享受的海洋利益,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顯而易見。有研究估計,被幽靈漁具混獲的野生生物中有超過90%具有經濟價值。換句話說,這些寶貴的生命正在被浪費。在對馬列島,過去豐富的海藻現在已經無法再收穫(這不僅是因為海洋污染,還有氣候危機導致海水溫度上升的影響)。

此外,漁業者面臨的經濟損失還包括漁具本身的損失,以及成為海上航行障礙物的風險。這損害了吸引遊客的自然景觀,導致美麗的海灘和海岸失去了其作為旅遊資源的價值。在對馬,雖然人們可以在璀璨美麗的海上划船或划板,但實際上在海岸邊也可能看到大量的漂浮垃圾。

當然,即使是在管理得當的漁業中,也有時會由於天氣、技術因素或人為失誤而不慎遺失至海中。另一方面,也有一些是故意的。根據對主要在北半球的資料進行的估算,全球範圍內約有5.7%的漁網、8.6%的籠子和罐子等設備,以及約29%的釣魚線被放棄或遺失在自然界中。最嚴重的例子是非法、未申報和未受監管的漁業(IUU漁業),這些行為甚至加劇了資源的過度開采。有人認為,為了掩蓋這些實際情況,大量的漁具被投棄到海洋中。

 

無論是重量還是尺寸,都明顯可見是漁具(對馬市)

 

漁業者將海洋視為生計之源,卻在海域中製造污染,這種矛盾令人無法理解。對於不從事漁業的我們來說,這些問題本身就值得深思。

然而,當我們稍微俯瞰這種情況時,這個疑問很快也會反映到我們自身。為了畜牧業和農業,森林被不斷砍伐,無數生物和土壤被農藥毒害;人們開墾土地、鋪設混凝土道路、興建大樓,每一個行動似乎都與這種矛盾有關。

在面對這種矛盾的同時,再次關注對馬的海岸。例如,在漂流垃圾中,可以看到大量來自韓國的黑色塑料筒,被認為是從韓國的鰻魚漁船上丟棄的漁具,為了毀證而漂流到對馬的海岸。

此外,還有許多帶有韓文的大型藍色塑料桶漂流到對馬的海岸。這些桶內裝有在韓國被禁止使用的危險化學物質,用於非法、低成本的消毒養殖海帶的漁網。這也被認為是為了毀證而將這些桶丟入海中。環境省自2006年開始調查,2014年在日本海沿岸就有14,465個這樣的桶在一年內被確認。在2017年2月至3月,僅一個月就發現超過6000個(*1)。

 

對馬的海岸上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韓國的鰻魚漁具。韓國在2018年向日本出口了3,664千噸的鰻魚。

 

明顯可見是裝過鹽酸的藍色塑料桶(2023年8月3日,對馬市Kujika海灘,由WORDS Gallery與Keeenue進行的視察)

 

最終結論是我們因為無意識地購買了未經合法捕撈的魚,價格低廉而買下,才導致了IUU漁業的產生。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選擇消費本地生產的水產品,即使價格稍高,而不是購買來自海外、捕撈方式不明的廉價產品,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。每個人每一次的購物都與當前的問題相關。矛盾的根源,確實是我們自己。

為了眼前的利益,人類持續傷害地球和其他生物,甚至危及了人類的未來。”Fishermen’s contradiction is ours. “漁民的矛盾即是我們自己的矛盾,這絕非與我們無關。

 

<参考>

*1 – 產經新聞 2017/4/12發行

WWF JAPAN 消除深刻的海洋塑料問題根源的「幽靈漁具」! 2020/10/21
https://www.wwf.or.jp/activities/basicinfo/4452.html

WWF JAPAN 幽靈漁具發生預防對策和地區計畫 2022/5/30
https://www.wwf.or.jp/activities/basicinfo/5041.html

OTHER ISSUE